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肠道一受损,与多种疾病相关!这些常见坏习惯

来源:胃肠病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6-0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吸烟、饮酒、缺乏运动也可能对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,引起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。肠道菌群紊乱还会引起糖脂能量代谢紊乱而引起肥胖,而肥胖与大肠癌等多种肠道疾病有

吸烟、饮酒、缺乏运动也可能对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,引起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。肠道菌群紊乱还会引起糖脂能量代谢紊乱而引起肥胖,而肥胖与大肠癌等多种肠道疾病有关。

高糖、高脂(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动物脂肪)食物、高蛋白食物(尤其是油炸后)、腌制食品容易产生致癌代谢产物。加工肉的每日摄入量每增加50克、红肉的每日摄入量每增加100克,结直肠癌的风险分别增加16%、12%。

此外,即便生活忙碌和疲于防疫,也应合理安排健康评估和筛查。

长期使用抗生素、酗酒也可能打破肠道益生菌、条件致病菌、有害菌之间的动态平衡,造成肠道菌群失调,降低肠道防御功能。

积极治疗肠道疾病、规律作息、维持健康体重、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或保健品、戒烟戒酒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,是维持肠道健康的基本前提。

人体各组织器官需要从均衡饮食的代谢产物中各取所需,肠道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样需要吸收、储存多种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需要。对于长期挑食或偏食(例如经常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)、饮食不规律或节食不当(以零食代替主食)的人群,易导致营养不良、便秘或腹泻、肠绞痛,因此这类人群也容易出现肠道健康问题。

尽管不提倡追求传统意义的挑食行为,我们可以成为另类涵义的“挑食者”——恰当挑选食用健康的食品、挑选良好的饮食习惯:

(科普中国)

肠道健康有多重要?

如何维持肠道健康?

哪些生活习惯摧毁着我们的肠道?

图库版权图片,不授权转载

研究显示,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,还可能与炎症性肠病、银屑病性关节炎、1型和2型糖尿病、特应性湿疹、乳糜泻、肥胖、动脉硬化、神经精神疾病等有关。

图库版权图片,不授权转载

低膳食纤维饮食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、增加肠道中毒素或致癌物与肠粘膜的接触时间。

“病从口入”,饮食习惯不良时首当其冲的正是肠道健康。不洁饮食、隔夜菜可能含高浓度致病菌,易引起肠道感染。

每年的5月29日是世界胃肠病学组织(WGO)倡议的世界肠道健康日。

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结直肠癌家族史、不当生活饮食方式(过多摄入红肉和加工肉、吸烟、过度饮酒)、疾病(糖尿病、肥胖、炎症性肠病)等。

肠道由大肠和小肠组成,其中大肠包括盲肠、阑尾、结肠、直肠和肛管,而小肠包括十二指肠、空肠和回肠。疾病分类包括感染、炎症、肿瘤、免疫、功能障碍等。

结直肠癌有哪些报警信号?

今天,#女子便血1年被确诊肠癌#、#一家10口7人确诊肠癌#等多个相关话题都冲上微博热搜,引发人们的高度重视。

要知道,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、死亡率呈上升趋势,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第二高(仅次于肺癌)的癌症。根据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,2016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40.8万例,发病率29.51/10万,死亡病例19.56万例,死亡率14.14/10万。

那么,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与肠道健康有关的“肠识”吧。

一日三餐定时定量,避免暴饮暴食,不漏餐(尤其是早餐);

图库版权图片,不授权转载

维持恰当的饮食结构,保证膳食纤维(新鲜蔬果、全谷物)的摄入,减少红肉、腌制品、高盐和油炸食物的摄入,摄入乳制品也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。

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。肠道中存在着数量级高达百万亿的正常寄生菌,与肠壁内同样数不胜数的淋巴细胞一起,以“健康守门员”为天职,齐心协力抵御食物中病原体、毒素、致敏原、致癌物等外来侵略者。当这种“前哨站”的免疫屏障功能受损时,包括肠道在内的全身多种组织发生感染、炎症、损伤的风险升高。

根据2021年《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》的推荐意见,一般人群应在40岁开始接受结直肠癌的风险评估,中低风险、高风险的人群应分别在50-75岁、40-75岁之间接受结直肠癌筛查。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,其他筛查方式还包括粪便隐血试验、乙状结肠镜、CT检查等。

图库版权图片,不授权转载


文章来源:《胃肠病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wcb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601/591.html



上一篇:一家10口7人确诊肠癌!肠道健康有多重要?
下一篇: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,有最新发现!卫健委:

胃肠病学投稿 | 胃肠病学编辑部| 胃肠病学版面费 | 胃肠病学论文发表 | 胃肠病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胃肠病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