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32岁男子相亲,女方父亲看到手掌建议赶紧查查肝

来源:胃肠病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4-0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公众号3月28日分享了这样一则患者故事: 32岁小余(化名)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,没日没夜地忙了几年后公司终于进入正轨。近日在母亲的催促下,与一个中医世家的

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公众号3月28日分享了这样一则患者故事:

32岁小余(化名)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,没日没夜地忙了几年后公司终于进入正轨。近日在母亲的催促下,与一个中医世家的女孩相亲。

双方父母与两位年轻人见面后聊着聊着,女方的父亲顺便给他把了个脉,又看了看他的手掌后,郑重地告诉他:“相亲的事情暂时缓缓,你还是赶紧去医院查查肝功能吧!”

“难不成自己得了肝病?”小余心里疑惑,由于连续多年体检都提示自己有脂肪肝,所以相亲过后他没敢耽搁赶紧挂了号。

据小余向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施军平介绍,自己创业这些年,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,喝酒应酬更是频繁。原本不抽烟喝酒,现在每天至少一包烟。夜宵多半是烧烤、火锅,而且餐餐不离酒。最近两年,头发越来越少,而且经常感觉肚子胀,偶尔会有右肋下方胀痛。最奇怪的就是手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手掌比脸红,还被人家嘲笑说练过铁砂掌。

医生给小余做了一系列检查,结果不乐观:早期肝硬化、肝功能异常、血压和血脂偏高、超重。

当下必须通过“药物+运动+饮食”等联合治疗,如果再纵容下去,肝硬化程度会继续进展,肝癌发生率会大大增高。①

看手掌就能看出肝脏好不好?

看手掌就推测肝脏可能不好?确实有一定可能性。因为出现肝掌的人,通常手掌上会有“1红1白”的表现。

健康时报资料图,仅供参考

“1红”--大小鱼际泛红

出现肝掌的人,大小鱼际部位,即大拇指的根部位置,会出现充血、泛红的情况,并且通常是片状的泛红。

“1白”--手掌心泛白

一般情况下,我们的手掌通常呈现粉红色,除非你的手掌刚受到压迫,可能会有轻微泛白的表现,但很快就能缓解。不过对于存在肝脏问题的人,手掌心的位置会明显没有血色。①

这5个也是肝脏“求救”的信号!

1. 没有进食欲望

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施军平3月28日在该院公众号提醒,肝脏也能分泌一定的胆汁,帮助身体代谢脂肪,但是如果肝脏功能受损,体内胆汁含量减少,此时身体的进食反应,可能会被大脑制止,因此也就出现了没有进食欲望的表现。①

2. 脸色、眼白发黄

施军平医生介绍,肝病面容会出现脸色、眼白发黄。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,身体无法及时代谢胆红素。从而产生肝病面容的表现。①

3. 出现蜘蛛痣

施军平医生介绍,像皮肤表面蜘蛛痣,若用手指按压,皮肤可能会暂时恢复正常,但手指松开后,蜘蛛痣又会出现。①

4. 肝脏部位疼痛

施军平医生介绍,若是近段时间出现了肝脏部位疼痛的情况,可能说明自身患有较为严重的肝病。因为当肝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,可能会出现肝脏肿大,从而牵拉肝包膜,引发疼痛的不适症状。①

5. 更容易感觉疲劳

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郭朋2022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号刊文谈到,如果经常感觉疲劳,甚至躺在床上睡一觉以后,仍然觉得非常虚弱,提不起劲。同样要提防肝脏存在的疾病症状。

根据加拿大胃肠病学杂志发布的一则研究报告显示:肝脏受损最典型的症状叫做“肝性疲劳”,因为疲劳与虚弱高度相关,而肝脏受损导致炎症频发以及代谢影响,都是造成虚弱的主要因素。②

护好肝脏,这7件事不要做!

1. 别让腰围超标
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范建高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,一般而言,肥胖的过程是先胖到肝,再胖到腰,最后是整体的体重超标。一个人体重增加了3%~5%,就很有可能从原先没有脂肪肝变成患有脂肪肝。


文章来源:《胃肠病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wcb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404/575.html



上一篇:中国便秘日:拉完屎后记得回头!一个健康的便
下一篇:神药要翻红了,癌症患者或迎来新福音?研究:

胃肠病学投稿 | 胃肠病学编辑部| 胃肠病学版面费 | 胃肠病学论文发表 | 胃肠病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胃肠病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